2014年,习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习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深刻回答了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为新时代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繁荣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十年来,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积极贯彻落实习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推动视听创作生产焕发新气象、展现新作为、呈现新风气,电视剧、动画片和纪录片等视听作品呈现出百花齐放、生机盎然的繁荣景象。国家广电智库组织撰写系列观察文章,今天刊发第一篇《文艺工作座谈会:为新时代纪录片创作锚定航向》。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中国历来格外的重视文艺工作。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线世纪的中国文艺中打下了深刻烙印。时隔72年后,2014年10月习《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继往开来、紧扣时代发展脉搏,为新时代文化建设与文艺事业繁荣发展锚定了航向。十年来,作为“国家相册”“时代影像志”的纪录片创作,深入贯彻落实习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时代性、人民性、创新性、国际性等每个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出作品、出人才两方面结出丰硕成果,为文化强国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习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在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成立100周年等一系列党和国家重大活动中,广大纪录片工作者用一帧帧纪实影像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抒发了中华儿女热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围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大家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拉林河畔》《我们的四十年》《中关村》《小岗人家四十年》《走进兰考》《相爱四十年》《小岗纪事》等纪录片生动展现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发展进步和百姓生产生活的巨大变化;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走在大路上》《大国外交》《辉煌中国》《大阅兵2019》等纪录片通过独特视角真实呈现新中国经济、社会、军事、外交等全面发展,呈现出大国风采,彰显了国家意志;围绕中国成立100周年,《绝笔》《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留法岁月》《百年风华》《百年历程》《红色记忆:365个党史瞬间》《百炼成钢:中国的100年》等纪录片以小故事关照大历史,呈现出跨时空的信仰伟力;重大历史事件类纪录片为历史和现实留存了珍贵的影像记忆,展现出为历史事件与时代精神留影的艺术品格。《长征纪事》以唯物史观的根本原则梳理展现了长征的伟大史实,揭示了长征胜利的历史必然性;《长征之歌》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依托,将革命历史与时代表达相结合;《忠骨》运用口述历史、情景再现等表现方式全景式呈现了志愿军遗骸归国的故事,在缅怀先烈功绩的同时传播了抗美援朝精神……
习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长期而艰巨的伟大事业。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实现这个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无法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广大纪录片人与时代同步伐,不仅将镜头对准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生动记叙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程,更牢牢把握新时代纪录片的历史方位,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组织推进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纪录片人用“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记录下这一伟大壮举: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以政论与纪实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全面诠释了“中国脱贫攻坚战是如何打赢的”这一主题;纪录片《出山记》团队驻扎遵义大漆村三百余天,片中村民们走出贫困的顽强努力令人动容;纪录电影《落地生根》聚焦云南怒江沙瓦村四年脱贫历程;纪录片《脱贫大决战——我们的故事》紧密贴合扶贫政策,按照“五个一批”的重要举措结构全片……这些作品为时代提供了真实个案,建立了脱贫攻坚的影像档案。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再到农业农村现代化,纪录片人应时而动,从未缺席:《记住乡愁》乡村振兴系列折射出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力量;《智敬中国》点燃乡村振兴“数字引擎”;《大国根基》全景式反映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国力量》着眼于乡村振兴,通过在实际推进中,因地制宜收获的工作成果,展现新时代背景下新农人的新生活;《中国奇妙之旅》以真实鲜活的故事,以地域为坐标,通过故事化、细节化的叙事模式,讲述了真实且鲜活的平凡人物故事,让乡村振兴这一宏大主题深入人心;《淘宝村》全方位记录全球独一无二的淘宝村现象,聚焦被互联网所改变的村落与村民,触摸中国农民生生不息、创造未来的精神力量……
在重要节庆纪念、活动期间,纪录片人秉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凝聚着一颗颗“中国心”的最终归属: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为了和平》《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刀锋》、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的《东方主战场》《亚太战争审判》《晋察冀边区》等作品,铭记历史、彰显国魂。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为振奋民族精神、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提供了重要契机,《北京2022》《从北京到北京》《飞跃冰雪线》《跨越》《粉雪奇遇》《了不起的冬天》《零度之下》《盛会》等一大批冬奥题材纪录片作品在冬奥会前、中、后全阶段做到了冬奥会氛围的积极营造与为全国上下戮力同心办好奥运留影。
国家广电总局积极引导广大纪录片人与时代同行,为党和国家事业劈波斩浪、行稳致远鼓与呼。为真实记录新时代奋进向上的火热图景,2018年,国家广电总局启动了记录新时代纪录片创作传播工程,从题材规划、资金扶持、播出调控、人才培养、市场引导等多个方面鼓励支持纪录片发展。中广联合会纪录片委员会联动全国二十多家省广电局、省级广播电视台,300多名广电人联合制作了纪录片《加油!新时代》,通过口述历史加纪实影像的方式,将新时代各条战线涌现出的奋斗英雄人物推上台前。纪录片人在伟大历史征程、重要历史关头,始终在场。
习《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高度强调人民对于文艺创作的重要意义。“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这使我们深刻感受到,纪录片人的一切努力与创造,都应来自人民、为了人民。
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近年来,纪录片特别是人文类纪录片,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并充分发挥纪录片的社会建构性作用,不仅取材于现实也积极作用于现实,力图解群众之所难。在这类作品中,有对不同职业向度的关注,它们重在用扎实、丰富的细节勾勒出具有“熟悉的陌生感”的人物群像:如《文学的日常》《文学的故乡》《掬水月在手》《但是还有书籍》《书店,遇见你》等关注“快中求慢”的写书人、做书人、经营书的人,《码农的异想世界》《Made in China:设计与我》《守护解放西(第三季)》《我在故宫修文物》等关注到码农、设计师、警察、文物修复专家等不同职业;也有对不同人生际遇的关怀与追踪,在困境中高扬不屈不挠的意志与勇气,给人继续前行的强劲动能:《棒!少年》迄今为止豆瓣评分高达8.5分,贫困少年逆风挥棒、在小众体育品类棒球比赛中“叫板”命运,感动了无数观众;《生门》集中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产科,影片用生猛的镜头语言,直面生命诞生的现场,透过无数孕妇生产,展现生死交替的震撼和迎接生命降临的喜悦;《人间世》以医院为拍摄原点,聚焦医患双方面临病痛、生死考验时的重大选择、通过全景化的纪实拍摄,抓取一般观众无法看到的真实场景,通过观察医院这个社会矛盾集中体现的标本,展现一个真实的人间世态;《人生第一次》洞察不同人群在人生重要节点的“第一次”,串联起明媚的生命本身;如果说前作关乎“出发”,后作《人生第二次》则关乎如何“再出发”,主创更是巧妙融入中国哲学思考,圆缺、纳拒、是非、破立八个人生图景给予人们解决问题的辩证思维方式;更有对内在情感、思考的解剖式呈现,与观众坦诚而充满信任的“遇见”让心理真实、情感真实无处遁寻,比如聚焦中国独居女性生活系列纪录片《她在家》、探讨“什么是活着”“何种生活更值得追求”等话题的《解释鸿沟》、以成年人视角去审视教育在孩子身上发生作用、引起变化的《真实生长》……应当承认,纪录片一直被视为担当社会良心的传播载体,在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奋斗中汲取不竭源泉,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是纪录片人肩负社会责任的最终落点。
三、实现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双创”发展,以技术创新培育发展纪录片的“新质生产力”。
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近年来,纪录片工作者按照习《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力推动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用一部部精品力作诠释了纪录片作为艺术实践的创新的丰富含义:揭示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与当代中国的价值和意义、匠心续写中华文明时代进步的《寻古中国》,深入提炼中国近现代经典美术作品中的文化标识、当代价值、时代意义的《美术里的中国》,揭秘中华文物之美、真正让国宝活起来火起来的《如果国宝会说话》,全方位展示中国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航拍中国》,用一次“穿越时空”的邂逅将艺术与视频跨界融合的《中国》,以考古致敬千百代成就今日中国的祖先、致敬百年考古的《何以中国》,从不同维度对泰山进行多层次全方位解读的纪录片《大泰山》,以汉朝地下墓室内壁的石材历经劫波为线索,在中国大地上进行了一趟汉文化的追寻之旅的《我从汉朝来》,通过个体阐释了家庭、宗族、民族之间关系的同时也呈现共通的对故土的牵挂的纪录片《客从何处来》,深入挖掘大运河承载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的纪录片《大运河之歌》等作品,共同形塑、彰显了国产纪录片新时代以来鲜明的创作风潮与趣味——牢固树立大历史观,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在万古江河的中华文脉中体认自身的使命与方向。
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双创”滋养了纪录片讲述内容的厚度,而技术创新则丰富了纪录片表现形式的多样、多元,进一步培育发展了纪录片的“新质生产力”。比如近年来纪录片实现了4K技术的广泛应用,从设计、制作、置景、动画到调色、效果、预演、录制,都可实现基于4K技术的现场调整与反馈,还可进行影视级特效渲染、4K全流程非压缩拍摄,做到4K实时特效镜头的成品级输出,达到特效镜头画面质量和全流程制作效率的整体提升,为纪录片带来与众不同的沉浸式混合现实效果。技术的创新带来了更多新形态纪实作品的面世,比如优酷视频推出首部互动纪录片《古墓派互动季》,新华社推出首部互动微纪录片《她的故事“触”处感人》等。
习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要向世界宣传推介我国优秀文化艺术,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感受魅力,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新时代我国纪录片大力开展国际传播,特别是外宣纪录片亮点突出,其中既有配合国家领导人高访的《魅力阿根廷》《魅力中国》,又有记录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东盟国家减贫合作的《充满希望的村庄》,还有中国医疗队援非的真情故事《医道无界》等。这些作品选题立意高,历史纵深感强,凭借国际传播意识和国际视听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近年来,我国纪录片还通过中外合拍、合作传播等方式“借船出海”,既注意从源头增强中国制作方的话语权,又在节目创意、研发阶段即与海外制作机构深度合作,极大的提升了中国纪录片国际影响力。如五洲传播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米尔斯探秘生态中国》由英国生物学者雷·米尔斯担任主持人,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相关知识探索中国的神奇野生动植物,并与当地居民、保护区工作人员进行互动,了解中国近年来为保护生态多样性所采取的行动。由中宣部对外推广局支持指导,五洲传播中心与哔哩哔哩、美国探索频道共同制作的国际合拍纪录片《智慧中国:前沿科学》邀请澳洲科学家、发明家乔丹·阮博士担任主持人,通过探访中国顶级科研团队,走近鲜为人知、难得一见的尖端科学实验室,与科学家们共同解读中国科技强国建设最新成就。由国务院新闻办监制、讲述全面实现小康的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创新采用中外合拍和合作传播的机制,在国内外主流媒体平台和高度市场化的新媒体机构同步播出,获得了优秀的收视率表现。山东广播电视台制作并播出的纪录片《大河之洲》,运用国际化的语言讲述生态故事、黄河故事,影像化展现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向世界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水平发展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展现出中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国家形象。央视与日本NHK电视台时隔多年再度携手拍摄纪录片《世界遗产漫步》,节目自推出后广受欢迎,后续双方将继续联合摄制,探索国际合拍项目系统化产出新模式。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起,联合多个国际团队共同制作的自然动物类纪录片《雪豹的冰封王国》,用“拟人化”视角进行讲述,赋予了作品浓厚的感情温度和人文关怀。播出后,节目以自然生物题材的普适性和人类情感折射的人文性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全方位、立体式地向海外受众展现中国冬日的自然之美与文化魅力。中英合拍纪录片《行进中的中国》通过外籍主持人的视角,聚焦脱贫攻坚等中国社会议题,讲述了一个时刻变化着的中国,诉说着当下中国取得的瞩目成就。此外,纪录片国际节展逐步推动国产纪录片走出去。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中国联合展台的搭建等在推动中国纪录片走出去中发挥了重要的桥头堡作用。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在中宣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统筹下,纪录片发展政策供给灵活完善、政策引领机制不断健全:例如2021年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正式公布实施了《关于实施中国纪录片对外传播推优扶持项目的通知》,2022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关于推动新时代纪录片高水平发展的意见》的通知等。各地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推出纪录片发展新政策或升级原有举措,为国产纪录片的“百花齐放”提供强大的政策动力,例如北京广播电视局出台《关于支持北京纪录片业高水平发展的若干政策》,把纪录片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纳入北京新视听中长期规划 ;江苏省积极地推进江苏百人纪录片扶持计划;浙江广电推出的“东西南北中”人文精品工程……把纪录片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支点、高位布局,正慢慢的变成为相关政府部门的共同选择。此外,首届中国纪录片大会、中国广播电视大奖纪录片分享会、重庆“记录新征程”2023年纪录片大会等官方活动为团结纪录片人才、鼓励优秀作品提供了重要平台。
回首来时路,郁郁满芳华。在习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感召下,国产纪录片已取得长足进步,不断蒸蒸日上。但我们也应当看到,部分纪录片尚存在过分迷恋形式的多元而丢失真实主体的情况,纪录片的生命在于真实,不顾真实而全然走向综艺化、动画化、搬演化,将导致纪录片失却主体。让观众“爱看”不仅要在形式上下功夫,还要在内容上进行雕琢。不能由于娱乐化、低俗化泛滥造成的影响,淡化纪录片自身的意识形态属性与审美属性,失度地过分强化其商品属性,正如习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所指出的,“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下迷失方向”,纪录片人更要学会全面辩证地把握纪录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属性,既不能看不到其商品属性,一味等待拨款、做一地政绩的宣传片式的拍摄,也不能看不到其意识形态属性与艺术属性,过分强调娱乐功能而迷失了自我。在国际传播方面,我们的纪录片国际传播效能不足。国际传播效能是衡量国际传播能力、效率、效果和效益的综合指标,是本国信息在国际舆论场的到达率、能见度与影响力的整体反映,其主要衡量标准能体现在对其他几个国家或地区特定人群的信息触达、信息解码、信息认同等3个方面,即传播范围的覆盖面,让人“听得见”;传播内容的亲和性,让人“听得懂”;传播势能的影响力,让人“听得进”。当前,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题材内容局部短板依然明显,话语表达国际化程度不高,资金投入短缺且不持续,制播主体力量不协调,市场化程度较低,与国际化协同度弱,传播渠道有局限,新媒体实际利用率不充分,国内与国外传播存在壁垒,内外双循环传播格局亟待建构,效果评估滞后,以评促创的反馈机制尚未完善。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还需要以问题为导向,以国际传播效能的提升为关键,革新观念、重塑路径,最终实现中国纪录片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影视发展研究中心战略研究所所长、中广联合会纪录片委员会会长)